抓住思政教育、人才培养两个关键核心,打造青少年成人◆■、成才摇篮。聚焦思政教育■■★◆■■,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作用,创建★■“大思政课”建设新模式,聘请全国德育专家汪永智等30名专家组建◆★■★■“大思政课”团队,组织★■◆■■“思政大课堂”★★■◆★“师生家长同上一堂思政课”★◆★★■■“小工匠事迹分享会”等活动★■◆■■★,打造“思政小工匠志愿服务队”,引导全体教师职工学生“感党恩★◆、听党线■■■”思政育人模式评为全市思政工作优秀案例。聚焦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特聘★◆■“大国工匠”卢仁峰等45名技能大师★◆◆★★,建立◆◆★◆“大国工匠义务教育基地”等,搭建技术成才大通道★★■◆★,学生荣获全国◆◆■、自治区技能大赛奖项192个(国赛奖26个),在2022年全国690所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成绩排名84,位列自治区第一。
推进“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率先实现“实战化■■”教学改革◆★★◆■,打造焊接技术等自治区级优质专业◆■★,建成12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职学校产业链型“四维对接◆★★★■”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荣获2022年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成立■◆◆■“姜大源教育名家工作室”凯发电游下载首页,48名教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自治区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国家、自治区和市级荣誉★■★◆◆◆,50名教师在自治区教学能力和班主任能力大赛上获奖,“双师”比例达71%,提升率8.9%。开展★★■◆“十大文化品牌活动”,打造“一微一直两视频■◆★”全媒体宣传育人平台,办学经验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主流媒体、专业刊物重磅推出■■★★,学校办学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暧心铸魂■■◆”■★★◆◆■“烛心铸德”“润心铸基”★◆■“匠心铸梦”“砺心铸能■■◆”5个特色党支部◆■★★★★,形成“三进三对接三包联”服务、国防教育、心理健康、“大国工匠进校园”■◆★★◆、“技能大赛辅导”等服务保障、特色教育、校企合作品牌◆◆★★★,让凝练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匠心”成为全体师生向往的精神追求,有力带动学校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和干部队伍建设,今年获评“包头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学校■★”。
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按照市委部署和市教育系统党工委“一校一品牌”建设要求■■■■,把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抓成党建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树立系统观念■■★◆、有解思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工匠精神■★■◆■,探索构建“1个机制、2个抓手◆◆◆★、6项措施、5大支撑”“红心铸匠心——1265”党建品牌■■■◆◆◆,为推动包头争先进位■■★■◆、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作出应有贡献。
践行“为党办学■★■”宗旨◆★★◆,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建对现代职业学校治理的◆◆◆“主心骨”作用,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办学方向,构建多元融合开放的办学格局,积极争创国家级“双优”校建设示范校,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及自治区党委、市委要求在职业学校方向不偏、效度不减。坚持“为党育人”原则◆★◆,必须抓好思政教育。把思政工作确定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1343”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确保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坚持“为党聚才”理念,必须深化产教融合★◆★。以市场理念赋能凯发电游下载首页◆■,强化经营学校思维,把深化产教融合、拓展校企合作作为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活水■◆”■■★◆◆■,围绕产业链、产业集群构建“四维对接”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申报国家教学成果奖,确保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建立学校党委全面领导下的各基层党支部、教育和管理部门、校企合作企业、家长委员会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把支部建在教学、实习实训一线,构筑“党员+名师+阵地”的教育实践,培育党员名师、班主任工作室8个,党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名班主任88人★◆◆,占比超过87%,筑成“政治建设铸魂■■◆★◆,业务融合助力,组织建设强基,纪律作风保障”的工作体系◆◆◆■,着力铸牢党领导中职教育的坚强阵地★■■。